026:HsinChu City Art Gallery
 |
像素建築(1):新竹美術館 |
Pixel Building系列的第一棟建築物,選定「新竹市的美術館」。
 |
像素繪圖(4):新竹美術館 |
製作過程:
Step 1.「草稿」:Pixel建築的物件大,抓出想要的大小,日後的修改,可以省去很多工事,從中也了解該畫哪些建物的特微。
 |
拿自定人物的大小作為比例依據 |
Step 2.「架構」:大小擬定完,將建物分做幾個部分,各別拆開來製作,這裡示範以主體為優先製作,接著開始畫出確切的線條,這過程像搭鷹架和建板模一樣,框好線條,了解建物結構間的間距,再不斷地做修正到對稱,而對稱的好,輔助線是少不了該準備的工事,而其實每個建物的特徵不同,輔助線並非共用,視建物去客製化。
 |
架構線條最好能多色來區別 |
 |
建物的對稱是很重要,同等部分的間距要相等 |
Step 3.「雕刻」:這步驟以「中央入口處的門廊」和「屋簷」做示範。慢慢砌磚的概念,不夠就加一些,太多就挖起來,結構畫愈細,外觀愈清楚。只要外觀刻出來,很快的灌漿上色,幾乎就快蓋完了!
 |
在刻畫下一步驟前,最好能備份上一步驟的圖檔,好讓刻畫失敗後,能重新來過 |
 |
如果對稱等距的工作做的好,屋瓦的排列自然會自動相對應,很妙 |
Step 4.「組合」:主體的紅磚頭外觀,這類的重複性循環,在Photoshop上,可預先儲存圖樣樣式給油漆工具使用,一鍵就可把整面牆磁磚貼好。最後將各別拆開製作的部分組合起來,作品便完工了。最後,要將建物每個細節都完整比例的畫下,實在沒必要,有時過份一點的大,過份一點的小,為了讓畫面協調,或為了故事性,沒有邏輯性也可以很好,因為這是Pixel!
 |
新竹市美術館 |
Pixel Building概念:
總是希望能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,而我能做到的,是用Pixel畫下這城市的建築物,紀錄著過去和現在,Pixel Building是這樣的概念而來的,但我能為此做多少事,沒把握。只是感嘆著,生活的記憶隨著都市發展的怪手拆除而抹滅,一會兒這裡的老房子被改建,一會兒那裡的古蹟不是自燃就是一夜間夷平,沒有老照片的紀錄,根本不知道這裡發生過什麼?雖然曾經走過看過,但依舊只剩下模糊的印象去懷念。雖然多數的老房子,不見得該像古蹟般被保留,但那會是嚮往過去的依據,找回從前的線索。